当前位置:时髦季 > 情感语录 > 阅读 >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
手机版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

来源:时髦季 阅读:2.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1

我在上五年级的语文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2

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读进去,才能进入角色,有所感悟和思考,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学生静心读书是教学之本,而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只是枝叶。我们要把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用读来穿针引线,带动课堂。既要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又要明确每次读的任务,使读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层次性、实效性。教师要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如默读,既要教给学生概括要点、理清行文思路、揣摩语言、感悟思想感情、鉴赏评价的方法,又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动笔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这样,通过多次的阅读实践,学生才能具有阅读能力。

随着社会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所展示的魅力有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字、词的认识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板书在黑板上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组词以及对字、词认识和方法,最多是让学生查查字典,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对它的了解。其实,当你走进现代教学媒体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语文资源的魄力无限。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童年的发现》中有个词“草履虫”,学生在课前也进行了预习,知道“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形状象草鞋底,生活在停滞的淡水里,吃细菌、水藻等,身体周围有纤毛,是它的运动器官。在课堂中,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眼中的草履虫。有的同学说得并非是草履虫,有的同学说得却似象非象,可有的同学却又表述不清。望着这些基本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孩子,望着这些似懂非懂的学生,我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教学,从自然这门学科中搜寻“草履虫”,学生望着课件中在蠕动的草履虫,不仅知道了“草履虫”长得样子,还知道了“草履虫”何以而得名。比如低年级的课文中,让学生对字、词的了解更加有意思,学生像欣赏动画片一样极为兴趣。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中《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学生印象中的“小画家”是什么样?很抽象,可是多媒体一展示,学生乐了,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形象直观。

总之,语文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充分地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的改变,努力使语文教学新鲜、活泼、丰富起来。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3

我们都知道,古人学习语文,就是以背为主,一背,二写,三讲,四用。在这四个环节中,背是关键,是基础。通过背、写,把文章的字词解决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老师,老师再讲解,没有不明白的大家就朗读。这个朗读其实也就是在培养语感。我觉得古人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词文章,也不能说和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常常批评古人死记硬背,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学生在反复地念、背的过程中,语感能力就渐渐形成了,为以后的解题、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底子。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现在看来,还是要借鉴古人的方法,回归语文的本真--多读多听多积累,形成语感。

尽管现代汉语取代文言文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了,但是由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和我们伟大祖先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需要后人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文言文仍然占据着中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比重。然而,传承这些不朽的文化遗产却成为师生们的心腹大患。甚至还有人编成顺口溜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据调查显示:当今中学生中有高达86%的孩子讨厌文言文。原因何在呢?其一是因为没有了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今天人们的交流和写作都充斥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之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文言文几乎消失殆尽。加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句以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读不懂就成为欣赏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正如大多数人不喜欢读外文和科学著作一样。理解这关过不去,其他感情就无从谈起。其二是由于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只侧重于对文章重点字、词、句的记忆性积累。仿佛只要背过了这些,解读、欣赏古文便会不成问题。其实则不然。对文言字词的积累与理解古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才能有效地记住字词,进而扩展阅读范围,达到更好地鉴赏古文的`目标。那么,在现实的教学中该如何教好文言文呢?许多专家给出的建议便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何为文言文的语感?其实就是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人们常说:形成语感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关键。对于文言文来说也是如此。对文言文语感的形成程度,王宁先生做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片段语感--断续语感--全面语感。其中,全面语感是指可以“畅通无阻”地阅读古代任何典籍,这只有当今的古汉语专家们才做的到。而大多的学生往往只能达到第一阶段的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逐渐向第二个阶段过渡。由此观之,帮助学生实现这两个阶段的跨越,引导他们喜欢上文言文是现代语文教学不可回避也是至关重要的责任。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4

我的邻居家有这么一个女孩,在幼儿园是个各方面突出的孩子,唱歌、跳舞、弹琴、画画,样样拿得出手,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谁知跨入小学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个人由一个阳光女孩变成了愁眉苦脸的娃,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实在令人叹息。问其家长原因,原来女孩刚入学时,拼音学起来困难,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更学不好,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样的现象也不少见,从教这几年来,或多或少接触过这样的孩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让刚入学的孩子掌握汉语拼音,顺利跨过语文学习的第一道关尤为重要。

今年,我又接了一年级,有了邻居家女孩的先例,我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拼音时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课堂上我尽可能采取一些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小游戏,下课了也窝在教室一对一地辅导,但是几星期下来,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学习困难,兴趣就自然减少,刚入学的那份高兴和新鲜感消失了,我也觉得很累,怎么办呢?我苦苦思索着,但也找不出学习拼音的捷径。难道真要“学海无涯苦作舟”吗?难道还要重复昨天的故事吗?

某天课后,我看见有个孩子身边围了很多人,还津津有味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我走过去,这些孩子神气地告诉我:“老师,《三字经》我在幼儿园就读过了。”“我已经会背了!”“读起来很好听的。”看着他们兴高采烈地诉说着,我明白了什么是喜欢学习,什么是快乐学习!那样自豪的神情,让我怦然心动,要是读拼音也这样快乐那就太棒了!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何不把他们爱读的《三字经》放到拼音学习中去呢?给枯燥的拼音学习加点调味剂,输入新鲜血液。心动不如行动!那天刚好学习复韵母“ao、ou、iu”在学生读准这三个复韵母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又不学,老何为。”我一出示,就有好几个孩子主动地读了出来。我进行了以下教学: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大声地念给我们听一听?”

(我请了一位把手举得高高的女生,只见她抬头挺胸,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富有节奏感地念了起来。我就请他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教师:“不会读的小朋友不要心急,现在我们学习了拼音,自己也能读了,拼一拼,读一读上面的音节,相信你也可以的!”

看到第一个孩子读的那么好,小孩子好胜心被激发了,大部分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拼着,读着,几分钟后,小手如林,“我,老师,我会……”在有板有眼的诵读中,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课后,还有不少孩子在念叨着:“子不学,非所宜……”

这一节课让我增强了信心:原来可以通过诵读《三字经》来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拼读能力。在后来的语文课上,我都会选择几句后来的语文课上,我都会选择几句与教学有关的句子,让学生拼读。在教学“an、en、in、un、ün”的时候,我除了让学生拼读“三纲上,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外,还和学生编了新的“三字经”:点点头,弯弯腰,“an、en、in”,注意“n”。动动手,动动脚,“in、un、ün”,读好“n”,扭扭脖子,伸伸腰,我们来读“an、en、in、un、ün”。学生边做动作边读。等学完了拼音,《三字经》也念了一小部分了。看孩子们读的有滋有味,我增加了诵读的时间。除了课堂上的几分钟,还加进去了晨读10分钟和每天中午的半节课,每天读4句(上不封顶),一般是让他们先自己拼读,我领读几遍后,学生找到节奏,就能大致顺利地读下来了,后来每天让学生推荐读得好的同学来领读。一段时间下来,我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大声而自信地拼读音节了。

诵读《三字经》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是我所不曾想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回味《三字经》,发现里面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里面的句子短,韵味足,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带领孩子找到文字的韵律美。我幡然醒悟:在富有韵律的语言中去训练学生的语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拼读能力的提高。这不就是学习汉语拼音的有效途径吗?以前我总是用多种形式练习拼读去突破拼读的难点,其实我可以绕开枯燥的拼读,增强孩子的阅读量,培养孩子的语感来突破拼读的难点啊!尝到了甜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都坚持让孩子通读《三字经》,一方面巩固汉语拼音,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语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到一定程度上,学生就读轻松了,读轻松了,他们就更喜欢读了。每天一到校,他们总是饶有兴趣地读、背《三字经》,还相互之间进行比赛。一段时间下来,他们的朗读能力明显提高了不少。

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细雨洒落大地,短暂的润泽之后,也许没有留下痕迹,然而当嫩嫩的芽儿从黑色的泥土里冒出来时,我们才记起了雨的光临。”诵读《三字经》真是给我的拼音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年级语文教师随笔5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没有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得不伦不类。比如,把《伟大的友谊》上成了政治课;把《把七颗钻石》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把《蝙蝠和雷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老师很多,有的还是全国的教师。他们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一些教育类学术报刊上还发表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一些出版社还为这些教师出集子。其实,这些人根本没弄明白,语文的本质,不知道语文课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还有一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过于偏重分析课文的内容。这些教师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特别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头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没什么提高。比如教《第一场雪》把课文没写出的内容也分析透了。

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多媒体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如果把课文的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还学什么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培养?语文课就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来感悟,来品味。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

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重理解能力培养,轻其他能力培养的问题。虽然,阅读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阅读能力的全部,还有记忆力,阅读速度等等。人们普遍忽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速度对一个人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得到信息比原来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这样,就对人们的阅读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问题,语文需要积累。而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解,而忽视了积累。

各科教学都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也不例外。这一点,很多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现象看上去是表面的.问题,其实,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当然,对语文本质的认识,有一些争议,但都只是有不同的侧重,都承认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链接:https://www.shimaoji.com/qgyl/yuedu/epwpr.html

Copyright © 2024. 时髦季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17320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